已经很久没那么的累。忙得分不清黑夜白昼。身边一直有一种压力,把自己逼得喘不过气。 想为自己放个长假。想在没有工作压力的情况下好好想想怎么的安排自己的未来。而以目前这种状态作的所有抉择也许都不会是明智。所以难免有点烦躁。 “亲爱的,外面没有别人”。。。。这几个星期,耳边总会回旋着这句话。。。。这道理也不是不明白。但明白是一回事,面对时又是一回事。难免自责,怎会将这些人事物都吸引来着呢? 知道发生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责任,没有任何理由将责任推卸给别人。太忙也不是公司的错,这是自己的一种投射。。。但,我到底投射的是什么? 侥幸在书局看到欧林的书,还有在合一那儿购得的奥修的"动态静心"。身心灵才得以放松。 在德国期间,一有时间就看欧林的 ,而他的每一句话每一页都不断地在唤醒我这昏睡的心智。 往内看后,才发现这是自己的一个阴影面。它是一种需求,需要被需要好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一种迫切性需求。不敢说不的一种病态。因为内心深处,我想得到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。选择的工作,做的所有事情,都只为了证明给别人和自己看,自己是有价值的。但是欧林说: 每个人都与生俱来拥有这价值。那么,我为什么会仍想证明? 一时也想不透,只知道有矛盾。。。接着,脑海出现了许多小时候的画面,如何总被比较,被告知要"出人头地", 要做个"有用"的人,做错事时总被责骂或冷漠对待。。。。。这一切都渐渐的也牢牢的烙印成"我不够好"," 我没有价值除非我做得更好。。。。" 的信念。所以总有声音无时无刻的鞭策自己、批评自己,誓要让自己"变得更有价值",以便被人们接纳肯定。原来,这一切都是信念在作祟。这就是所谓的隐藏的信念。它是如此的理所当然且又根深蒂固,所以总会逃离我的理性思维。 老天啊,我牢牢紧信三十多年的,居然是 " 我没有价值,所以我要变得更好。。。。"的信念?! 这真是晴天霹雳! 没想到,原来过去,并没好好的欣赏过和重视过自己这与生俱来的价值。 即使没有一丝成就,每个人都已经拥有其存在的价值,无须向外求。 这也道破为什么我总害怕权威。因为我并没看到自己的真正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