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, 2009的博文

未来

假期就快结束。 但仍没具体的概念自己打算如何安排未来。 记得有个朋友曾经这样形容过未来:未来是看不见、摸不着的天,很让人害怕。 (不知道十多年后今天的他过得怎么样了?) 回想过去,没想到自己会走到今天。 拥有的或还没拥有的,好像都没什么概念。唯一感到骄傲的是,自己一直很认真。也许真的没什么作为。但还是很认真。 知道自己跟梦想离得还远。可仍拥有梦想就已是一种福气。 一步一步的走在这路上,我就很幸福。而一路上遇见的朋友,有欢乐、有悲伤、有苦恼、有热闹。 这几个星期在课程里认识的更是丰富。陪着自己的除了梦想,就是这些朋友们了。很幸福。 只知道当这假期结束以后,有些事情会改变。也许朋友群也会不同了。可是改变是好的。 有改变才是进步。 只要不是原地踏步就很好了。

< LIE TO ME > 的联想

图片
这几天看了< LIE TO ME >,感觉很棒。 TIM ROTH 是我喜欢的演员之一。他那忧郁的眼神就很有味道。比起梁朝伟更多了一分"绅士"味。当然,我也喜欢后者的演绎。 TIM ROTH 演的电影我看的不多。但最叫我回味的是<海上的钢琴家>。离开不了海的男主角,不是不能离开,而是"没有这必要"。他是这么解释的。没多少人能不在心里抗议的吧? 在有些人眼里,他也许缺乏冒险。可我喜欢他的固执。 有时候,固执就是拥有一颗坚定的心。这几年,我已没有了这种坚定。 虽然 <海> 有点落没情绪,但男主角的一生仍是精彩和传奇。看了还是有一种被激励的感动。 而< LIE TO ME > 里,TIM ROTH 是个能读透人心的行为学专家。只要看着当事人的面部表情就能诊断他是否撒谎。本剧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。灵感来自行为学专家Paul Ekman博士的真实研究,他能够发掘深埋在人类脸部、身体和声音里的线索,然后将犯罪调查中的真实与谎言昭示天下。 随着发现自己是多么糊涂。每次与人谈话都没留心他们的表情。也许是东方人,总被告知要有礼貌,直视对方是一种冒昧的举动吧。当然,我没想过要去猜测他人是否在撒谎,只是觉得人与人之间,若能多留意对方的表情,也许就能避免有完没完的猜测或追问。 毕竟有时对方无意发出的信息,比起说出口的话更为真实。如果留意到了也就能多一份体贴与尊重。 其实我们都拥有这能力。只是不自觉的运用着,也许并没那么细腻而已。 下次与人谈天时,我会好好实习一番。

感激

今天早上原本还在烦恼着如何将一些琐碎但却很重要的事情解决。 当我蹒跚的到了事务局时却遇见了一位“跑腿"。 我原本还在犹豫该不该雇用他的服务,可是我知道如果我一样一样的去办的话,必定耗一天的时间在这里,就开始跟他说明我需要解决的事。 一个小时之后,他将我所有的文件及事情都解决了! 我连续的跟他道谢。没想到这几个月的烦恼事都被解决了! 如果当时我立刻拒绝考虑他的服务,也许现在还在排着队等号码,而且就算见了当局也必然要等他们弄个半天。 所以很感激。对我而言,他也算是个天使。 离开事务局后,我开始回想这几年来自己遇上麻烦事时,都及时遇见的天使和事情。我,其实蛮幸福及幸运的呢。 藉这一次的经验,我在心里默默的再一次感激他们的帮助。 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天使。

我的解答

看着我现在的状况,试着去了解我是如何的创造着这一切。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奇迹或恶梦跟自己的信念有何关连等等。 曾经看过赛斯的书,其中影响最深的就是这句话:” YOU CREATE YOUR OWN REALITY “。 后来每一次发生不怎么愉快的事情时我就自责或怀疑这句话。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事? 还是,赛斯是虚假的? 有时事实证明我有所获,可有些我仍不愿相信这是我"要"的。 我怎会想要被抢劫?被受伤害? 如果真是如此,那我一定是脑袋出了问题。所以有时会变得绷紧。会很害怕作决定,害怕未来。也不怎能相信自己。更不能相信外在是友善的。 当接触了海老师的指导时我更能感觉到自己的矛盾与不信任。一步一步的,总是很小心谨慎的面对外在生活。不允许自己犯错。可是,这又如何? 有些事就是无法被驾驭的。即使我多么用心的冥想我所要的结果,我都不能每样事情都完美,都顺利。这是不可能的。想到这里,我是多么的无助。这是多么的可怕啊我的生活!!我为什么要这样?我为什么要活在这种世界? 而这困扰我的,终于被解答了。 我们的确是自己的创造者。但不是这个我一直认为的"我"。我一直认知的只是“小我- EGO”。那更高层次的"我"才是创造者。 创造生命是为了体验。就像看电影一样,都是为了去体验不同的经验。 RICHARD BACH 的 就曾这样的解释过。可我当时误解了一些重要的讯息。 而这更高层次的我又是谁?我如何能体会到它?我怎么能与其沟通? 这就是我们许多人在做的事。冥想,打座等等就是因为我们以为若能与其沟通或了解,我们就会过得更好或至少明白为什么。事实上,这想法是无意义的。我们无法通过了解它或与它沟通就能改变什么。 海老师说得好:每当你问为什么时,就是在阻止自己去体验。 生命还是川流不息的,一天天的流动着。我解决了这件事,随后仍有许多事在等待着我。所以我必须明白我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活。而是为体验生命而活。 我的未来是怎么样我不知道。我也无须担心它们。我需要的只是指明灯。而今我有了。 那就是,每当不愉快事情发生时,我都要明白那是为了我而发生的。去了解它会触发到我的哪一个负面感觉。我要提醒自己:那不是真实的。那只是为了让我记起我是谁。因为我忘了我是谁。当我从中取回与体验"我"的力量时,那事件就完成了它要...

亲密

我一直害怕亲密感觉。每当遇见心仪的对象时,我都会焦虑,紧张,害怕。 我身体会自然的下降体温,每当接近他们时都会如此。 在一次的排列中所呈现的更令我惊讶。因为我以为我想要亲密关系。但内心原来如此抗拒而不愿面对。 我不想被捆绑,不想再被受控,不想看见自己的无理取闹,不想看见自己的创伤、疤痕,不想看见自己的不完美,厌倦争吵、冲突,厌倦再度失望、被伤害。 我以为唯有自己"更好"时才有资格拥有更好的亲密关系;才会遇到"对"的人。 其实那只是我的"期望"。 从现在开始,我愿意接受这个事实:每一个我碰上的都是"应该"的。都是为了让我学习的。

突破

上了一堂克里斯多福孟的课。 之前我告诉自己我要突破。我即然能独来独往,也必定能在群众里自在。 这里聚集了五十多人,而这一次,我放下所有的防备,与他们一起享受这次的旅程。我终于能在大众面前跳舞,我终于能拥抱所有人而不带任何成见,我放下疏离感,主动跟每一个陌生人谈天。 我不再害怕被嘲笑,也不再害怕犯错。因为我放下了这几年来的无数画面:"我是孤独"的画面,"我是不足"的画面;"我不够好"的画面,"我不值得"的画面。。。 "当我们愿意先履行自己相信的,迎面而来的就是喜悦。" 恐惧背后往往隐藏的是更大的喜悦与成果。 我所害怕的如果能被了解就不再是问题,而只是帮我成长的管道。 这几天我发现其实每一个人都有那阴暗的一面或所谓负面感觉。而且很奇怪地,我们自然都认为: 如果我拥有了某某东西,比如成功或幸福后,这阴暗面就不会再存在。 可每当自己或看见那些已经成功幸福的人也不见得快乐时,我们又会对自己说:看!成功幸福也不见得让我快乐!何必那么辛苦。。。而进入两难的局面。 多少人害怕成功,甚至金钱就是这原因。 其实这只是说明一件事,并非说我不该追求成功与幸福;而是我必须明白这阴暗面或负面感觉跟成功、幸福并非相对。它们是无法被取代。 阴暗面或负面感觉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。感觉无助,无力,不安,恐惧,焦虑,悲伤,渺小。。。这些感觉你也许会认为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,但那不是重点。 重点是,你拥有哪些你不想面对的感觉? 如果能接受回这些感觉,你会害怕吗? 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它们都是为了帮助自己成长的一种力量,它们并非我们所以为的“NEGATIVE",你能接受吗? 我感激上了这一堂课。能感受这股能力是我最大的收获。能把这几年来自己所疑惑的被解答更是最大的祝福。 我追求成功因为它能让我享受其带来的喜悦及成果。而同时我也了解在这追求的过程中,所有阴暗面或负面感觉都是为我走得更顺畅的交通工具。 但愿我能与更多的朋友分享。

STRONGER OR WEAKER?

图片
正当我在惆怅着对于未来方向的选择、质疑着自己的价值是否正确时,脑海突然浮现海老师的那句话 : “ THOSE THAT MAKE YOU STRONGER, EMBRACE THEM; THOSE THAT MAKE YOU WEAKER, FORGET THEM ” 这是在处理家庭系统排列时,海老师的其中一个洞见 : 每当治疗师不怎确定那些句子或移动是否对当事人有帮助时,海老师提醒可以先检察这句话或移动,是否是在削减当事人的力量还是增强,然后,才再进行下一步。 就这样,我把那困扰我近一年多,看似毫无希望再分析明了的我的信念抉择,作一次再检查。( 因为不明白何以自己内心即已作了决定多年,却迟迟无法走出下一步。 仿佛有另一个自己在保护着什么的。内心挣扎交战实已不下百次)。 而这准则让我瞬间就能作取舍,对于那些即使根深蒂固的信念,哪些可取哪些可弃,我只观察"靠近"它们时我是感觉有力量还是虚弱就知道哪个该 "LET GO"。 更妙的是,我并不再对此而觉得有罪恶感。 也许对一些自我价值偏低,或面临两难抉择(生活上难免总会如此吧? ) 的朋友们也可以一试。 今晚真的可大睡一觉了吧?! 至于有时因为别人给予的建议或所谓的"好心"批评,而无法判断是否该忘记或应用的朋友们,别忘了: “ THOSE (WORDS)THAT MAKE YOU STRONGER, EMBRACE THEM ; THOSE (WORDS)THAT MAKE YOU WEAKER, JUST FORGET THEM !!” 对于那些总被指责说话带刺而仍自觉是为对方着想的。。。 ( 对家人,我就是如此,唉!要改要改! ) 也许下一次说出口前请检视一下喽: “ THOSE (WORDS)THAT WOULD MADE YOUR FRIENDS/LOVES ONE STRONGER, SAY THEM OUT LOUD ; THOSE (WORDS)THAT WOULD MADE THEM WEAKER, PLS, EAT THEM ALL UP !!”

独特步伐

图片
那几天,一百二十人的热闹人群里,我的孤独显得特别突出。 其实只是想习惯跟自己在一起的时刻。好好享受着这一次的学习旅程。 那几天,海老师每一堂的教导教晦,我都很珍惜, 所学习体会到的,都比眼皮看见的多得太多而且层次重叠,值得自我沉淀复习。所以宁选择独自别在一阁,抽烟,写下体验以及心情或静望人潮丛林。 当然偶而还是会主动跟同学们交谈分享。具体来说, 该有五分之一的时间是与他人畅谈的吧。 而我的独乐乐仍却被许多眼神批判。这使我有点受挫。有时真想反驳,却也心里明白这样么做只不过是再次筑起围墙。 那个自己曾经很疙瘩的别人眼中的"自己",那个曾是"不受欢迎、孤僻不合群、被冷落"的女孩,是历经多少努力才了解"接受"其曾极度自卑和孤独感才是快乐的第一步。我需要做的只是再次拥抱"她",提醒"她" 孤独感是可以的,并非可耻的就行了。 而每一次一碰触其他人如斯怜悯的眼神时,我确是用以温暖眼神回谢问候。持续了好几天,反复享受着跟自己相处的时光以及备受罪恶感煎熬的同时后,我开始动摇了。不禁自问,是否是在惩罚自己或是别人? 还是愤世嫉俗? 这些关怀眼神终变成了我的困扰,好意评语也加重了我的罪恶感。真觉得自己象个怪胎。 然后那天欢庆生命的课堂上,海老师带出一首久违的老歌: "LET IT BE"。 我们都纷纷离开席位,围成大圈,跳起舞来。" 就让它这样吧"。此时才意识到我们的不同。 一百二十人的庆祝步伐都没有两个是一样的。有的轻快有的沉重有的疯狂有的静止有的撩人有的令人望而却步。各自既然都有独特的风格而且都不是一成不变的。 那么在生活上的想法、成见、作风及节奏又怎能都一样呢? 跟随他人步伐和奉迎每个人的意愿又怎可能? 不一样又有何不可 ? 介意自己无心所造成的别人的烦恼,负担又怎的帮到自己 ? " 就让它这样吧"!! 那晚,恨不得立刻回到那群多年好友身边与她们狂欢。想告诉她们谢谢她们,好珍惜她们,竟能与彼此笨拙步伐凑在一块儿至今真是不可思议。 随后几天在课堂上持续碰到的"各自不同" 却又频频让自己一点一滴的再次累积烦恼混乱。 直到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堂课结束以前我仍是满腹骚怨,无法...